服務外包和信息技術服務
實現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、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之一。眼下,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迅猛發展,文化產業的生產方式、生產效率、呈現質態、傳播途徑及消費場景等深刻變革,文化內容朝著可視化、互動化與沉浸化等方向發展,眾多文化新業態與新模式應運而生。數字技術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,數字化轉型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。
近年來,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,其中,文化新業態貢獻明顯。調查顯示,2023年,有16個文化產業的行業小類數字化特征鮮明,營業收入超過5萬億元,較上年增長15.3%,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7.1個百分點,與互聯網密切相關的數字出版、游戲動漫、搜索服務等6個行業小類的營業收入呈現喜人增速??萍几惺愕臄底治幕a品給人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費帶來了全新體驗。數字影視、網絡游戲、短視頻、網絡文學、云劇場、云展覽等,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先進、豐富與新鮮的“沉浸式”文化盛宴。除了打造數字虛擬產品,借助數字技術創設傳統文化新場景,同樣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。比如,浙江杭州的知名景點德壽宮遺址博物館,巧用數字化手段,以巨型幕布打造沉浸空間,模擬還原宮殿的建造過程,通過AR透明屏再現古代生活,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文物所承載的意蘊之美。福建龍巖的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,將自身獨具特色的建筑樣式與游戲品牌“天涯明月刀”結合,在劇場打造、民宿裝飾、走秀表演等方面同時注入電競游戲和非遺元素,實現了文化產品的正向跨界融合。
我國不斷加強數字文化產業頂層設計,出臺各項支持舉措。2017年,《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》中明確了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。2020年印發的《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,為其邁向更高水平建設進一步指明方向。2021年,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被正式寫入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。2022年發布的《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》,將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作為推進戰略實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。一系列政策的接連出臺,有力保障了數字文化新業態的蓬勃發展,使其成長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。
伴隨著數字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,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薄弱、文化內涵挖掘不足、知識產權糾紛以及專業復合型人才短缺等問題日益凸顯,并成為影響數字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。有關各方應進一步加大力度、創新舉措,共同繪就我國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圖。
優化數字文化產業政務與市場發展環境。加強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頂層設計,創新與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相適宜的產業、財政、金融、知識產權保護、人才等方面的政策,統籌政策的銜接度和有效性,優化完善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環境和產業生態。提升文化產業新型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,加快建設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,推進國家文化專網和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,布局區域性集群式智能計算中心,構建一體化算力服務體系,為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低成本、廣覆蓋、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務,夯實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底層基座。加大培育創新型企業力度,通過生產協作、資源共享、平臺牽引等方式,為創新型中小微數字文化企業成長營造適宜的環境,培育一批細分領域的“獨角獸企業”與“瞪羚企業”,為激發數字文化新業態培育豐厚土壤。
加大數字文化企業科技與內容創新力度。數字核心技術直接決定了文化產業數字化能級高度。要加大高端芯片、操作系統、智能算法等關鍵通用技術和通用處理器,以及人工智能、混合現實、云計算系統等核心技術的一體化研發力度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與合作。內容生產是文化產業數字化的根基之一。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資源,注重提升數字技術與文化內容的融合度和匹配度。重視用戶需求,打造“人有我優,人優我特”的數字文化產品。創新數字文化消費場景,打造數字藏品、互動直播音樂會、沉浸式藝術演出等消費體驗,促進網絡消費、定制消費等新型文化消費。